開心禪二階要學習的是「慈心與悲心」,在一階的課程中我們發現覺知一直與我們同在,同樣地慈心、悲心也是24小時與我們在一起。

我們都具有這樣的本初善,不論文化和宗教背景為何,也不論你是不是禪修者,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擁有本具的慈心與悲心。

小時候第一次接受這個教法時,我父親告訴我:「你和一切眾生所擁有的自性、功德特質與所有證悟成就者的自性、功德特質都是完全一樣的。」當時我也不相信這樣的說法。

但是隨著一再持續的修持,我們將會發現內心美妙、偉大的功德特質,這也是我們修持傳承的微妙之處。

▍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就是慈悲的展現

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

事實上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想要獲得快樂和避免痛苦,這就是慈心和悲心的展現。慈心是想要獲得快樂、尋找著美好的事物和意義 ; 而悲心是不想要痛苦和問題。

當我們練習慈心與悲心時,要不斷地滋養和擴展這種感受。如果感受到自己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就是對自己的慈心與悲心 ; 若感受到他人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則是對他人的慈心與悲心。這兩者都是慈悲心。

 

認出慈心與悲心,遮障便自然轉化

慈心與悲心一直與我們同在,但是當憤怒和嗔恨等等負面情緒生起時,我們仍有著慈悲心嗎?

好比我們戴上一副黃色的眼鏡,看出去的東西就變成黃色了,你的眼睛並沒有任何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出在那副眼鏡 ; 同樣的道理,我們一直有著慈心與悲心,由於遮障的緣故——貪、嗔、痴等負面的情緒 ,因而覆蓋了我們的本初善、真實自性。

當你嗔恨的時候,根源仍然來自慈心與悲心。本質上你想要獲得快樂,來自慈心 ;感覺外面存在障礙,你不喜歡這種狀況、不想要痛苦,就是悲心 。當慈悲心被貪、嗔、痴覆蓋的時候,就會顯現出只在意自己的快樂,不管他人是否痛苦,而產生負面的效果。

因此我們主要的修持,是先將覺知帶入本具的慈心與悲心,在認識到本具的慈悲心、與實相連結後,便能從無明解脫 ; 同時我們將慈心與悲心擴展到一切眾生,貪、嗔就會失去力量,原有的遮障也就得到了轉化。

 

回到真正的家——我們的真實自性

在我們的禪修傳統中有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有一次佛陀在印度說法,有人問佛陀:「擁有本初善的徵兆是什麼?」

佛陀說:「想要尋找快樂、不想要痛苦,這就是我們擁有本初善的徵兆。因為我們一直都想要回歸到我們的真實自性——回到我們真實的家。

真實自性富有快樂、意義及一切美好的功德特質 ; 而我們希望避免痛苦,因為這些障礙、問題都來自外在,不屬於我們的真實自性。」

就像一隻鳥無論飛到多遠,最終都要回到鳥巢中,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家。如果我們沒有本初善,我們就不會在乎自己和別人,如同現在的機器人一樣 ; 想要獲得快樂、遠離痛苦,皆來自於本初善。

在開心禪二階「慈心與悲心」的禪修中,有五個練習的步驟:第一、自己,第二、喜歡的人,第三、一般人,第四、難以相處的人,第五、一切眾生。

一般而言,比較困難的是對「難以相處的人」修持慈悲,但事實上,那個有難度、難以相處的對象,往往更能開展我們的慈悲心,是我們真正的老師和友伴。

有句話說:如果沒有敵人,我們就無法修持慈悲 ; 如果沒有敵人,我們就無法修持忍辱。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難以相處的人,像是和自己有不同見解的人、會讓我們生起嫉妒的人,或是處處在找麻煩的人,其實面對他們時,正是我們修持慈悲心最好的機會!

 

▍理解對方與我們的共通之處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難以相處的人」修持慈悲心呢?

答案是:理解那個人。即便是難以相處的人,理解他也和我們一樣想要得到快樂、避免痛苦。
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生起嗔恨心的時候,你能夠控制它嗎?

實際的狀況是,當你生起強烈嗔恨的情緒時,你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這種情緒一旦生起,往往呈現出一種失控的狀態。

在你內心深處,你不想呈現無明、嗔恨和執著等等的狀態,但是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那個難以相處的人和你的情況也一樣,都受到這些煩惱的控制。

 

加德滿都山上的小故事

小時候跟我父親在加德滿都的山上,當時有很多人會來拜訪我父親學習禪修。有次來訪的其中兩個人大吵起來,甚至還動手打了對方。於是其中一個人氣憤地跑來跟我父親說:請告訴我,我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

我父親:為什麼你要對那個人生氣?

他:因為對方說了我壞話,又拿棍棒打了我。

我父親:喔……原來真正傷害你的是那些話語和棍子,所以你生氣的對象應該是話語和棍子才對。

他:我可沒有那麼笨!怎麼可能會去嗔恨那些棍子和話語,這說法太可笑了!

我父親:為何你不嗔恨那些話語和棍子呢?

他:因為話語和棍子是受到那個人控制的啊!所以我要瞋恨的應該是那個人。

我父親:如果是這樣,那麼你應該嗔恨的是那個人心中的負面情緒,因為他是受到內心煩惱所控制啊!就像你一樣,在你憤怒時,你也控制不了自己。

最後那個人在聽完我父親的教導後,便心平氣和地離開了。

因此,我們要把這個人和這個人的情緒、行為分開,像我小時候很調皮,但是我媽媽只會告訴我,我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而不是怪罪我這個人。如果你真的想要憤怒,你可以嗔恨對方內在的情緒和負面的行為,而不是對那個人起嗔恨心。

 

一座「慈心與悲心」的實修

接著我們一起來練習,對「難以相處的人」修持慈心與悲心:

(仁波切帶領禪修)

請將脊椎輕輕地打直
心安住在開放的覺知中

在心中想起這個讓你難以相處的人
這個人在根本的層面上和你一樣,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

由於無明的緣故,他對真實情況沒有清楚的認知、出現了錯誤的見解,或是迫於不同的情況
那個人生起了瞋恨的心和傷害他人的行為,哪怕他自己也不想這樣做

他心中其實是想要獲得快樂的,但卻製造了痛苦的因

心中所冀望的,和實際的行為是相反的
就像是拿著一把錘子敲自己的頭一樣

因此,在心中祈願:
願你具足快樂及快樂的因
願你遠離痛苦及痛苦的因

不需消除負面情緒,讓它自然轉化!

今天要教大家,如何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慈悲。大家是否聽過「將毒藥轉化為良藥」的說法,這同時也稱為「自對治」或「自解脫」。我先講一個故事:

我年輕時曾經在大司徒仁波切印度的智慧林學習,當時薩傑仁波切是我三年的閉關上師,我從仁波切那領受了很多教法,他是一位非常仁慈的上師。

有一次在我洗頭之後,耳朵進了水,每當我走路時,就會聽到耳朵內嗡嗡作響的聲音,不論我怎麼做,都無法把水弄出來,讓我非常不舒服。於是我把這情形告訴仁波切。

仁波切就教我:只要把更多的水倒進耳朵就好。

接著我告訴仁波切:我現在已經不舒服了,如果再倒進更多的水,可能會更不舒服啊!

仁波切要我別擔心,只要多倒進一些水,頭一歪,水就會跑出來了。因為我很相信仁波切,所以就照做,於是水就跑出來了。

最後我請問仁波切:為什麼會這樣呢?

仁波切告訴我:這就是自對治,用水除掉水。

同樣地,當我們練習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慈悲時,不需要消除負面情緒和煩惱,只要懂得運用它們,就能得到轉化。

 

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慈悲的步驟

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慈悲的修持有三個步驟,我們以嗔恨和憤怒的情緒來做說明:

一、覺知自己正在嗔恨、憤怒

認識自己正在經歷嗔恨,知道自己正在憤怒,覺知生氣時身體的感覺。

覺知本身是很有力量的,當我們覺知到情緒時,不用刻意告訴自己不要生氣,光是知道自己正在生氣,這個憤怒就會失去力量。科學研究也證實,提升自我覺察、覺知負面情緒,對我們會產生很大的助益、為我們帶來自由。

二、透過自己的嗔恨,理解他人的嗔恨 ; 透過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理解對方的痛苦

當你經歷嗔恨時,我們的心其實並不平靜,同時還伴隨著恐懼、焦慮、擔憂、壓力等等情緒,去理解嗔恨為自己帶來了如此多的痛苦,哪怕自己不想嗔恨,但卻完全失去控制。

同時,理解他人經歷嗔恨時,也和你一樣會經歷痛苦、也一樣無法控制。

這樣的練習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和一切眾生,同時也會開展更多的慈悲心。

三、主要的修持——施受法

練習施受法時可以配合著呼吸進行修持。

當你緩緩地吸氣時,觀想你將他人的負面情緒,伴隨著呼吸,吸入到你自己的負面情緒中。這時進行了兩個轉化,產生了兩種利益:

1.當你將他人的嗔恨接收到自己的嗔恨中,接收本身就是種轉化,具有善功德、慈悲和智慧,這是個非常美好的修持。

2.當你接收他人的嗔恨時,嗔恨便轉化爲慈悲,毒藥轉化成良藥。

接著我們慢慢地呼氣,將剛才吸入時累積的善功德,觀想成溫暖的光,透過呼氣給予一切的眾生。

這個給予和接收的修持,就形成一種善功德、慈悲或良善的循環。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接收他人的負面情緒,會讓自己有更多的負面情緒,譬如:接受了他人的痛苦,我就會變得越來越痛苦,其實這並不會發生。事實上,當你能接受他人的負面情緒時,這樣的負面情緒便會轉化,同時,也能淨化你自己的負面情緒、惡業和罪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