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菩提迦耶 德噶寺

1999年,大司徒仁波切希望 詠給明就仁波切在印度菩提迦耶,建立一座寺院。2000年,司徒仁波切提供 明就仁波切第一塊適合建寺院的土地。

「吉祥德噶日津卡確達給林寺」(Pal Tergar Rigdzin Khacho Shedrup Targye Ling)的建造於2006年完工,至2010年時,已有來自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大約300位僧眾到此來學習。秉持著德噶傳承著重實修的精神,菩提迦耶德噶寺中,連最年幼的僧人都會每天練習禪修。傳統的佛學課程也加以現代化,納入了科學和其他一般學校的科目。

每年,法王噶瑪巴前來為冬季於菩提迦耶舉行噶舉大祈願法會時,菩提迦耶的德噶寺皆負責接待工作。

德噶光明寺佛學院(Tergar Osel Ling Monastery),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市郊,是尊貴的上師,詠給‧明就仁波切的父親,前禪修大師鄔金祖古仁波切建立的。鄔金祖古仁波切示寂後,由措尼 仁波切暫管。2010年2月詠給‧明就仁波切正式接掌光明寺,從傳統的寺院轉型為德噶佛學院。

德噶光明寺佛學院,秉持 詠給‧明就仁波切一貫風格,強調解行並重,結合傳統佛學院的經論學習及次第禪修的訓練,提供寺院僧眾及全球的弟子們,透過理論與實修的雙翼,深入佛法的精義,遇見自心本具的佛性。

佛學院現有約200位僧眾,由智慧林畢業、學養與禪修俱足的堪布傑美負責。

德噶光明寺佛學院簡介 (英文原稿 : 堪布傑美 中譯:林郁傑)

Shedra在藏語中指的是佛學院,僧眾在此修學多年,循著正規的教授學習五部大論與西藏文化。佛學院開課至今順利,各學期時間,會因為噶舉祈願法會、噶舉辯經法會、夏安居等因素,略作調整。

學院修習狀況

佛學院現有約180位學生,12位老師,初級課程分為佛法課程、語文課程、及西藏文化課程。

學院學生每天有四堂課與三個小時的自修時間。自修時間必須待在圖書館或是自己的房間,待在房間裡要打開門窗。堪布、老師跟糾察們會去房間視察學生們的學習狀況。

此外,還會有兩小時的辯經課和一小時的禪修課。早餐前學生們會有一個小時背誦佛教重要論典。

課程規劃

尊貴的明就仁波切為佛學院制定課程,課程細節將於(課程簡介)說明。在佛學院的四堂課程裡,僧侶們主要是學習五部大論中的《量論》(Tsema or logic),同時也學習西藏文化、英文與當代科學。

法會

依據藏曆,佛學院每個月會有三次法會。每月10號是整天的忿怒金剛蓮師(Dorje Drolo)法會,晚上則照常上課。每月15號或月圓日,早上上課,下午舉辦蓮師法會。每月29號為大黑天(Mahakala)法會。

法會一是為德噶僧眾們祈福,能在學院12年的學業中順利畢業。

二是為德噶佛學院的功德主們與德噶法友們祈福,大家持續的護持使得德噶寺院能持續佛學院的開展。

三是依照大司徒仁波切的指示,佛學院每天都有10位僧眾在明就仁波切閉關期間為仁波切祈願閉關順利圓滿。

辯經

一 般來說,佛學院僧侶們每天有兩段時間辯論所學習的內容,星期五晚上則是與同學們一起研討當週的學業。每週三傍晚會有立論(Tamcha),在藏文中這個字 指的是僧侶們聚集在一起辯經。當學院舉辦立論(Tamcha)時,所有的僧侶會齊聚在寺院的廣場,然後會有兩位僧侶坐在由其他僧眾們所圍成的圓圈中回答提 問。

我們會在藏曆六月四號舉辦一場殊勝的辯經大法會。藏傳佛教認為這天是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日子,對五位比丘傳授了四聖諦的教法。

有時候,我們會與其他寺院的學生辯經,不同佛學院之間的切磋琢磨對於提升辯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禪修

僧侶們的禪修課程是每天下午四點半到五點半。在這段時間裡,佛學院的所有僧侶會聚集在寺院的廣場念誦祈請文三十分鐘,禪修三十分鐘。堪布或其中一位老師會給予指導並帶領禪修。在這段期間,佛學院播放明就仁波切的錄影教學來複習仁波切之前所給予的教授。

唐卡課程

當 少數學生沒有通過兩年初級課程的考試時,佛學院為他們安排了唐卡繪畫課程。當然,只要是佛學院的學習期間,這些學生仍然必須研習佛法,但他們沒有辯經考試 跟結業證明。佛學院有位僧侶是很好的唐卡畫家,他在雪謙佛學院(Shechen Monastery )學習了六年的唐卡繪畫,並於今年畢業,目前每天在佛學院教授三堂唐卡繪畫課程。

綠化環保工作

佛學院有三位執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負責廢棄物處理,綠化植物與維護寺院環境。實施廢棄物分類,出售可回收資源,不可回收物才會丟棄。僧侶們房間內的乾式廢 棄物一週清一次,每週三下午有些僧侶會負責收集廢棄物,其他則是負責清掃寺院。在雨季的時候,寺院希望能有較大的室內空間儲放可回收資源,諸如衣服或鞋子 等舊物。善用資源,物盡其用,不讓廢棄物傷害地球美好的藍天、綠水和大地,這是我們在綠化環保工作上的願景。

圖書館

佛學院圖書館館藏約兩千冊,大部分是藏文的佛法書籍,也有一些優質的英文佛法文本與兒童閱讀的圖畫書。

圖書館開放時間為早上九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有兩位職員專責管理。

佛學院需要更多不同主題的書籍,我們希望能增加僧眾們學習所需的書籍,提供僧眾們更豐富的研讀所需的典

佛學院初級課程

Jepa Takyik  啟蒙正字》

這本藏文拼字書是隆德寺佛學院(Romdak Monastery)的滇津諾布喇嘛(Lama Tenzin Norbu)寫給兒童看的,書中彙集收錄上千個藏文單字,都是未來幾年僧侶們閱讀經典時會用上的重要單字。手冊裡面有不少舊式用字,現在已經很少出現在藏 人的日常會話中,然而這些字在閱讀西藏佛典時是很管用的。

Lekshe Jonwang 善說樹王論》

這本藏文文法書是揚見札貝多傑(Yangchen Drabpay Dorje)所寫的,他是噶瑪噶舉傳承中的大師。本書主要講述藏文的字尾、介係詞與冠詞。如果有人熟讀本書,藏文文法規則對他來說將會是簡單易懂的。本書 是百年前的著作,如今已成為西藏和印度藏族社區裡,學校和寺院學生們在學習文法時必備的重要書籍。

Kanad Salwoe Melong 釋難明鏡論》

這本藏文文法書講的是字首及時態,是上世紀末西藏康區(Kham)的揚見札貝多傑(Yangchen Drabpay Dorje)大師的著作。

Se Dura  瑟昂旺札西之攝類學》

這本書是寫給初學者學習佛教因明學的辯論方法,是1670年代出生於西藏東北部安多

熱貢(Amdo Rekong)地區的格魯派大師瑟昂旺札西(Se Ngakwang Tashi)的著作。本書為

佛教因明學中各個重要主題的合集,內容摘錄自《釋量論(Tsema Namdrel)》。《釋量論(Tsema Namdrel)》是著名的印度因明學大師法稱(Dharmakriti)的著作。

Oselling Monastery’s disciplines 維色林佛學院規範》

尊貴的明就仁波切為了學院的僧侶們制定了規範,初級課程的學生們都必須閱讀。

佛學院初級課程的學生們要研讀上述的這五本書,每天會有三堂課用來學習這些書籍。

此外,學生們也得練字,要把字寫得好看。學生每天會有一個小時的基礎英文課,還有

一個小時的禪修課。禪修時,學院的所有僧侶會聚集在寺院的廣場念誦祈請文三十分鐘,禪修三十分鐘。堪布或其中一位老師會給予指導並帶領禪修。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學院的初級課程有六個科目:藏文文法、辯經、英文、禪修、學院規範及書寫課。

佛學院第一年課程

《Se Dura 瑟昂旺札西之攝類學》

前述的佛法因明學辯論方法書。

《Takrik Riklam Salje 因類學理路明示》

這本書從諸多佛教典籍中收錄了各種不同類型的邏輯關係,作者是噶舉傳承第八世噶瑪巴的老師南迦札巴(Namgyal Dakpa)大師。

Lorik Riklam Salje 心類學理路明示 》

這本書談心的各種不同狀態、定義條件及功用,由南迦札巴(Namgyal Dakpa) 大師所作。

Sheja Zod 知識寶藏論 》

這部佛教典籍是蔣貢康楚所寫的,他出生於十九世紀早期西藏的康區(Kham),是一位偉大的噶舉派上師,持有藏傳佛教的所有傳承。這是部龐大的著作,蒐羅了 所有的西藏文化、佛經及藏傳密續。學院學生目前只需要研讀其中兩章,一章是〈宗門(Drubtha)〉,內容是關於古印度時期佛教內部各教派與非佛教教派 的觀點與思想,另一章則是介紹佛法自輪迴中解脫的三乘法教。

Salam地道論》

這本典籍的主題是關於修行人依據佛法邁向證悟之路時,各個不同階段的體悟與實修經驗。

Situ Drelchen司徒巨注 》

噶瑪噶舉大師司徒大班智達(Situ Panchen)所著的藏文文法書。司徒大班智達(Situ Panchen )出生於1630年代的西藏康區(Kham)。

Takyik Ngakdon 正字語意 》

由偉大譯師拜崗大譯師(Palkhang Lotsawa)所寫的拼字字典。拜崗大譯師(Palkhang Lotsawa)出生於1240年代的中藏(Utsang)。

在學院的第一年,學生每天有三堂課去學習上述的七本典籍。

每兩天會有一個小時的英文課,還有一個小時的藏文文法、文學、文化和當代科學的課程。

 

佛學院第二年課程

 Shodjuk Chandrel 入菩薩行論大釋 》

這本書是《入菩薩行論》的注釋。《入菩薩行論》是八世紀的印度大師寂天菩薩的著作。本注釋由西藏康區(Kham)八蚌寺的學者宗千賢噶(Dzogchen Shenga)所著。

Rigter Chendrel 因明寶藏大釋 》

這本書是《Rigter (藏語的因明寶藏)》,或者又名《The treasure of reasons (英語的因明寶藏)》的注釋,是噶舉派大師洛德旺博(Loter Wangpo)的著作。

《因明寶藏(Rigter;The treasure of reasons)》是五大論裡頭因明學的著作,由偉大上師貢噶迦稱(Kunga Gyaltsen;薩迦班智達)所作,他出生於12世紀中藏的薩迦(Sakya)地區。

Tagrik Melong 因類學鏡論 》

這本著作的主題是佛教典籍中各種不同類型的邏輯關係,由薩迦派的大師所著。

Nagchoe Rigter 納旺確達之因明寶藏 》

這本是《因明寶藏(Rigter)》的注釋,由薩迦派大師納旺確達(Nagwang Choedak)所著。

在學院的第二年,學生每天有三堂課學習這四本典籍。此外,每兩天會有一個小時的英文課,還有一個小時的藏文文法、文學、文化和當代科學的課程。

在西藏文化課裡,學生也得研讀《司徒巨注(Situ Drelchen)》和《正字語意(Tagyik Ngakdon)》。

佛學院第三年課程

Tsema Rigshung Gyaltso量論理論大海》

這本典籍是印度法稱(Dharmakriti)大師著作《釋量論(Tsema Namdrel)》的注釋,是第七世噶瑪巴確札迦措(Choedak Gyaltso)的著作。

在學院的第三年,因明學這科主要是學習這本注釋,但學生也會研讀寧瑪、薩迦和格魯派的註釋。此外,每兩天會有一個小時的英文課,還有一個小時的藏文文法、文學、文化和當代科學的課程。

在西藏文化課裡,學生也得研讀《司徒巨注(Situ Drelchen)》和《正字語意(Tagyik Ngak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