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就仁波切的詳細介紹

西元1975年,詠給明就仁波切誕生於接近尼泊爾和西藏邊界的喜瑪拉雅山區小村莊。身為著名禪修大師祖古鄔金仁波切的兒子,明就仁波切在很早年時就為禪修的生活所吸引,他經常會跑到村莊周圍的山洞中去禪修。然而,在童年的這段歲月中,他卻為令人心力交瘁的恐慌症所苦,恐慌症嚴重破壞了他與其他人互動的能力,也使他無法和享受他身處的恬靜環境。

九歲的時候,仁波切隨著父親前往納吉寺學習禪修,納吉寺是加德滿都山谷郊區的一個小寺院。有將近三年的時間,祖古鄔金仁波切以自身的經驗教導他完整的大手印和大圓滿教法,這兩種甚深的佛教實修教法一般都被認為是極秘密,而且只會傳授給高階的禪修行者。在這段期間,他的父親傳授給他精髓的口訣指引,然後送這個年幼的兒子去禪修,直到他對教法有直接的體驗為止。

當他十一歲時,明就仁波切應請住錫於北印度的智慧林寺,智慧林是大司徒仁波切的法座,也是噶舉傳承最重要的寺院之一。仁波切在智慧林跟隨寺院的閉關上師喇嘛竹清,學習偉大的譯師馬爾巴自印度帶回的教法,以及噶瑪噶舉傳承的儀軌。十二歲時,在大司徒仁波切的主法下,他正式陞座為第七世詠給明就仁波切。

三年的閉關

當明就仁波切十三歲時,他向他的父親和大司徒仁波切請求,希望他們能特別允許他進入即將在智慧林展開的傳統三年閉關。以如此年輕的人而言,做出這樣的請求是極不尋常的,但是這兩位大師都同意了,於是明就仁波切很快就在薩傑仁波切的指導下開始了他的閉關。薩傑仁波切是一位學識淵博而且經驗豐富的禪修大師,他大半生的時間都在進行嚴謹的閉關。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明就仁波切進行了許多修持,其中包括:前行法,這能讓行者充分準備好,以進行接下來的進階禪修修持;生起次第,這項修持運用觀想和咒語來轉化凡夫的思維方式;圓滿次第,其中涉及了對身體細微能量的掌握;大手印,這項修持可以讓行者直接體驗到自心真正本質的明光。在整個閉關過程中,明就仁波切展現出來的極大精進,使他對心和情緒的掌握力達到非凡的層次。此時,他已經完全克服了童年時令他十分困擾的恐慌症,親身見到如何運用禪修來解決難解的情緒問題。

當詠給明就仁波切的三年閉關圓滿時,他摯愛的老師薩傑仁波切圓寂了。薩傑仁波切在智慧林的重要職位成了空缺,於是大司徒仁波切指派明就仁波切接掌他的職位,成為寺院的下一位閉關指導上師,由他負責在下一次的三年閉關中,以佛教深奧精細的禪修方法來指導資深的僧眾和尼眾。十七歲的明就仁波切是曾經擔任這項職位的最年輕的上師之一。

智慧林寺的歲月

明就仁波切持續從他的父親,和重要的噶舉上師堪千創古仁波切處領受重要的佛法傳承。十九歲時,他進入宗薩佛學院就讀,在著名的堪布袞噶旺秋的指導下,學習佛教學院體系中的主要科目,其中包括了中觀思想和佛教的邏輯因明學。

當明就仁波切二十歲時,大司徒仁波切指派他擔任智慧林的執行住持。在新的職務中,他促成了寺院佛學院的成立,自己也在佛學院中擔任助理教授的職務,同時也在第三度的三年閉關中履行他閉關指導上師的職責。一直到仁波切二十五歲為止的這段期間,仁波切經常處於一至三個月的閉關中,同時也繼續照管智慧林的事務和活動。二十三歲時,仁波切自大司徒仁波切處領受了完整的比丘戒。

重要的佛法傳承

這段期間,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著名上師偉大的紐修堪仁波切,將大圓滿的重要教法傳給了明就仁波切。這位偉大的禪修大師,以分散在好幾年當中的總共一百天的時間,將《大圓滿心髓》的口授傳承傳給了明就仁波切。這些有關大圓滿傳承中「立斷」和「頓超」的教法是極為秘密的,而且一次只能傳給一個人。就如同多年前他跟隨父親學習時一樣,明就仁波切在領受了精要的禪修指引後,只有在他自己已經直接體驗到所學的教法之後,才會再回去接受更多的教法。這種稀有的教學方式,被稱為「經驗式的指導」。

在隨後的幾年中,明就仁波切繼續學習佛教體系中的五大傳統科目(中觀、般若、論部、量學和律部),以及其他的重要主題。他也持續以每日的修持和定期的獨自閉關,來提昇自己在禪修上的領會。

時至今日,明就仁波切仍持續進行他自己的學習和修持。近來,他從嘉傑竹西仁波切處領受到重要的大圓滿傳承,其中包括寧瑪派的口傳教法以及《四部心髓》。

他也參加了在智慧林舉行的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珍寶伏藏》和《口訣藏》的口傳。

佛教與科學

除了在禪修和佛教經教的廣博背景之外,明就仁波切一直對心理學、物理學和神經學深感興趣。從很早年開始,他就與著名的神經學家法蘭西斯科瓦瑞拉展開連續的非正式討論,這位神經學家曾前往尼泊爾去向仁波切的父親祖古鄔金仁波切學習禪修。多年之後,西元2002年時,明就仁波切和少數幾位長期禪修的行者,受邀前往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魏斯曼研究室,參與「頭腦成像和行為」的研究。在這次研究中,李察大衛森、安東路茲和其他科學家針對「禪修對高階禪修者的頭腦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進行研究和觀察。這次破天荒的研究所獲得的結果,發表在包括《國家地理雜誌》和《時代雜誌》在內的許多擁有全球最多讀者群的出版品上。後續的相關研究則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重要的研究中心進行。

仁波切持續參與這項研究,並且積極地促成西方科學和佛教之間活躍的對話。他是「心靈與生命協會」的顧問,也是持續進行中的「禪修對神經和生理的影響」研究計畫的研究對象。

仁波切的教學風格深受他的科學知識的影響。尤其,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有能力以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令他對藏傳佛教的古老洞見和修持的介紹和解說更加豐富。仁波切希望這些看似迴然不同的領域之間的新關係,能提供關鍵性的深刻理解,幫助我們領悟我們全面的人類潛能。

現今的行誼

除了肩負對智慧林的責任外,明就仁波切也是位於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德噶偉瑟林寺」,以及位於印度菩提迦耶的「德噶日津卡確達給林寺」的住持。仁波切定期前往歐洲、北美、南美和亞洲各地教學,也在這些地區帶領數量愈來愈多的德噶禪修中心和禪修團體。

仁波切是全球備受讚譽的作者。他的第一本著作《世界上最快樂的人》(The Joy of Living: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排行榜,並已翻譯成二十種以上的語言版本。他的第二本著作《你是幸運的》(繁體版)或《世界上最幸運的人》(簡體版)(Joyful Wisdom: Embracing Change and Finding Freedom),揭示了如何運用難以面對的情緒和生活困境,作為發掘喜樂和自在的基石。仁波切最新出版的著作是《帶回自己回家》(Turning Confusion Into Clarity: A Guide to the Foundation Practices of Tibetan Buddhism),為那些真摯的走在藏傳佛法修持道上的法友們,提供了詳盡的指導和啟發人心的建議。仁波切也發表了插畫童書《小吉寶貝》(Ziji: The Puppy that Learned to Meditate),以及教導止觀禪修的實修指引《請練習,好嗎?》(僅有中文版)。如需查看更多內容,請瀏覽 /仁波切的書籍

明就仁波切最熱愛的事情之一,就是將禪修帶給所有各行各業的人。他與來自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將他的「開心禪」課程運用在不同的環境,如醫院、學校、監獄,和領導階層的訓練等等。這項計畫的其中一個部分,就是仁波切規畫了輔導員和指導員的培訓計畫,讓他們能夠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教導禪修。